绍兴黄酒为什么这么好喝?

时间:2022-10-18 23:56:38 | 浏览:4789

文/小肥虾#了不起的绍兴#中国酒早在夏朝初年就已经出现,古书上说,仪狄是个善于烹饪的厨师,他用桑叶包饭发酵后,酿出的液体送给禹,这就是酒的雏形。晋朝江统在《酒诰》里提出,剩饭在空气中逐步分解成糖和酒精,从而转变为糟香浓郁的酒。古人认为,酿酒

文/小肥虾

#了不起的绍兴#中国酒早在夏朝初年就已经出现,古书上说,仪狄是个善于烹饪的厨师,他用桑叶包饭发酵后,酿出的液体送给禹,这就是酒的雏形。晋朝江统在《酒诰》里提出,剩饭在空气中逐步分解成糖和酒精,从而转变为糟香浓郁的酒。古人认为,酿酒需要五个阶段。一是“泛齐”,米和水掺在一起,发酵后产生二氧化碳,谷物泛出水面;二是“醴齐”,酒精产生,能够闻到酒味;三是“盎齐”,酒中气泡增多,颜色开始转变;四是“缇齐”,颜色转为红赤,气泡开始沉降;五是“沉齐”,酒糟下沉,酿造接近完成。这说明古人对酿酒发酵工艺已经有了十分清醒的认识,并且在酿造过程中熟练应用。

绍兴酒因其陈年老酒味醇香馥、品质具佳,本地人习惯上称为“老酒”。《万历会稽县志》记载:“越酒行天下,其品颇多,而名老酒者特行。”绍兴酒是中国名酒中历史最为古老的黄酒。《清稗类钞·饮食类》中记载:“越酿著称于通国,出绍兴,脍灸人口久矣。”关于绍兴酒的悠久历史,大约可追溯到春秋战国以前。据古书记载,至少在2500多年以前,绍兴地区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酿造业和十分普遍的饮酒风习。

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北方人大量渡江南徙,会稽郡经济迅速发展与繁荣,正是所谓的“今之会稽,昔之关中”。绍兴酒在当时已香飘万里、名闻遐迩,并且被列为贡品。到了唐朝,越州已享有“醉乡”的美称。唐朝王绩所著的《酒经》一书,为我国最早一部关于酒的专著,书中详尽地记载了绍兴酒的花色品种、酿造过程风味特色。作为酒乡的绍兴,酿造业迅速发展,老酒的花色品种

增多,酒肆遍布城内街巷。最有名的要数绍兴作家鲁迅先生笔下的咸亨酒店: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绍兴黄酒闻名遐迩,千百年来为什么受人追捧?在酿造黄酒的过程中,有哪些微妙之处呢?这恐怕要从原料、工艺和文化积淀中说起。

源自河姆渡的水稻大面积种植,为古越国酿酒业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从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人工栽培技术的提高和农具的改进,稻谷产量已经很丰富,给酿造黄酒提供了重要的原料。

从发酵角度讲, 一种俗称“辣寥”的野草在河姆渡一带的河畔溪滩丰茂生长,成为黄酒发酵的催化剂。《南方草木状》记载,古代酿酒所用的曲,就是以这种辣寥为主的几种草制成的。直到今天,辣寥草仍是绍兴制作酒药的原料。粮食的盛产和多余,加上有丰富酵母菌的药草,使酿酒产生完全的可能性与真实性。

俗话说:“水为酒之血”,大凡名酒出处皆有名泉。中国黄酒种类繁多, 诸如福建沉缸酒、无锡惠泉酒、大连黄酒等等,皆各有优点,但它们都比不上绍兴黄酒。绍兴黄酒澄黄清亮、醇厚甘甜、馥郁芬芳,是黄酒中的极品。究其原因,优质的鉴湖水是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鉴湖水紧邻会稽山,山上岩石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含量较低,且处于收敛状态,所以水体所含的重金属元素很少。同时含有适量的矿物质和有益的微量元素,水的硬度也适中。水流经过沙石岩土层层过滤,使得水源不仅没有受到污染,反而愈发清洁甘洌。又因上游集雨面积大,雨量充沛,造成鉴湖水体常年更换频繁。每次更换,水体中留存的污染物也随之排出,新鲜的山泉使鉴湖水保持新鲜清澈。

《天工开物》记载:“凡酿酒,必资曲药成信,无曲即佳米珍黍,空造不成。”绍兴酒以糯米为原料,经酒药、麦曲中多种有益微生物的糖化发酵作用,酿造而成,是一种低酒度的发酵原酒。

绍兴黄酒的酿酒工艺有以下特点:用淋饭酒(俗称“酒娘”)酿出的酒醅作酒母,用摊饭法来完成酿酒过程——这是绍兴酒与其它黄酒的明显不同之处。其发酵过程由经验丰富的酿酒师把握,为现代机械所不能取代为了掌握和控制发酵过程中各种成份能适时适量地生成,必须适时“开耙”,搅拌冷却、调节温度,费时费力,这是酿酒工艺中的关键环节,全凭师傅们的经验。为掌握“火候”,开耙师傅甚至睡在酒缸旁,通过及时听声音、看颜色,一边把握最佳“火候”。经过压榨过滤、煎酒灭菌,使酒的色泽更为清亮澄明,从而成品包装。

绍兴秀美的山水、醇厚的黄酒引来无数文人墨客和名士们到越地一醉为快,他们借酒吟咏,使绍兴黄酒香飘万里,古越大地到处浸润着酒文化。绍兴酒和名人结缘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此后,酒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历代名人雅士、才子佳人为绍兴酒文化推波助澜,名篇迭出、目不暇接,终使酒文化积淀成今人取之不尽的宝藏。绍兴本地老酒鬼陆游就有品绍兴老酒的诗句:“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意思是说,刚用手把蟹瓣开,馋涎就直往下淌,等到品酒持蟹解馋时,连老眼都突然明亮起来了!又有诗曰:“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总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这腊月里酿的浑酒,就是飘香了千年的绍兴黄酒。

相关资讯

绍兴市上虞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范围调整

来源:绍兴发布根据国家、省市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经专家研判,决定从2022年4月12日6时起绍兴市上虞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范围调整如下: 一、调整后的“三区” 1.封控区:曹娥街道人民大道西段1728号鸿天工业园区11幢2、3单元;曹娥街

绍兴市上虞区:全区范围内全面加强管控措施

来源:上虞发布为坚决阻断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途径,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根据国家、省、市疫情防控有关规定,上虞区已启动I级响应,经绍兴市上虞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从2021年12月9日下午2时起,对上虞全区加强管控管理措施。现通告如

破圈!名城绍兴的新叙事

(一)最美人间四月天。刚刚过去的四月,绍兴着实美了一把。4月29日,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正式开通运营。以地铁为线索而串联起的5个故事——“穿越千年,寻路古城”系列情景短剧吸粉无数,全网阅读量达到869.7万次,点赞量达到6.58万次。4月25

绍兴GDP首破六千亿元

来源:浙江日报GDP首破6000亿元,绍兴经济迎来重要里程碑。2月1日,记者从绍兴市有关部门获悉,2020年,绍兴市实现生产总值6001亿元,柯桥、诸暨、上虞、越城四地跻身“千亿俱乐部”,数量居浙江全省第3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绍兴经济缘

绍兴,有骨的江南

木心先生说:无骨的江南不只苏州,有骨的江南当看绍兴。这话说得恰到好处呢世人眼中的江南是姑苏的园林小巷是金陵的秦淮烟水是临安的西湖胜景而还有另一个江南它从绝世到繁华从隐世到落寞它积淀着魏晋遗风融着掷地有声的风骨它就是绍兴香炉峰安昌古镇东湖八字

绍兴,到底有多“高”?

考一考你绍兴,有多高?府山春秋时为越国都城现为绍兴古城三山之一海拔74米山体状若卧龙,又称卧龙山香炉峰绍兴会稽山诸峰之一位居越中12胜景海拔354米峰顶数十米见方,形似香炉绍兴龙之梦规划总高度318米建成后将成为绍兴新第一高楼问题来了绍兴,

绍兴柯桥启动Ⅱ级响应 调整“三区”管控范围

柯桥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 5月23日,我区出现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为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途径,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根据国家、省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经省、市专家研判,柯桥区联防联控指挥部决定从2022年5月24日4时起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

“世界纺织之都”绍兴柯桥:减税降费助力“老树发新芽”

新华社杭州3月28日电 题:“世界纺织之都”绍兴柯桥:减税降费助力“老树发新芽”新华社记者 魏董华“我们测算了一下,4月1日后,仅增值税一项,预计全年减轻税负1100万元。”实实在在的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让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双利

“越酒行天下”走进山城,绍兴黄酒欲扎根重庆

9月5日,由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越酒行天下”第三站重庆招商推介会在重庆喜来登酒店举行。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携古越龙山、女儿红、状元红、鉴湖和沈永和等五大品牌经典产品抵达中国山城重庆,“越酒行天下”向中西部深入。中国绍兴黄酒集团党委副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飞科剃须刀评测网洗衣机品牌大全网贵阳新闻头条网婴儿车品牌韩红歌迷网国学易经网抖音直播电商资讯网摩羯座星座屋范丞丞影迷网今日临汾国际象棋培训网国美零售港股爱婴岛母婴架子鼓培训网无名电影影评网
绍兴黄酒资讯网-越皇亭五年陈黄酒、绍兴越龙潭黄酒、绍兴越龙潭黄酒厂、古越龙山黄酒、古越龙山股吧、600059古越龙山股、古越龙山股票行情、绍兴咸亨黄酒、咸亨太雕黄酒价格、绍兴黄酒咸亨雕皇、绍兴越皇贡酿酒花雕酒资讯网。
绍兴黄酒资讯网 tuanjipin.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