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8 23:38:50 | 浏览:539
白玮/文(头条号签约文章)
到绍兴,坐乌蓬船,吃绍兴菜,喝黄酒应该是旅居绍兴的一个标配。
这三个元素就像是一个文化符合,紧紧地粘贴在绍兴的名片上,进而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象征,在历史的风尘中游动飘逸。
1、文脉流传千年未曾中断。
在全国的各大城市的历史进程中,随着朝代的更迭和风云的变幻,几乎每座城市的文脉都发生过断裂或重组,但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中,惟独绍兴的文脉却一直流淌传承,就像一条窄窄的乌蓬船游荡在古越国的雨季,始终如一。
之所以说绍兴的文脉一直未曾断裂,主要是基于她的古越国文明特征。
作为古越文化的发祥地,直到现在,绍兴还一直保留着古越文化的基因,行走在绍兴的街头,虽然每个人也都衣着现代服装,但从他们每个人的言谈举止中,你恍惚觉得正行走在古越国的故事里。
与她一水之隔的杭州就截然不同。
杭州和绍兴虽然同属于稻作文明,但由于在南宋时期来自中原的南逃王朝在此建都。所以,杭州的文脉自南宋之后便迅速向中原文明发生转化,几乎一夜之间使杭州的文脉全盘中原化。
而绍兴却并未随南宋王朝的建都而发生转变,尽管南宋王朝的第一个年号就叫绍兴,绍兴之名也起始于杭州。
在这一点上,应该感谢南宋小朝庭赵构,就因为他的一念之差,将都城临时设在临安,而没有选择绍兴。
他的这一临时决定,冥冥之中却得以使绍兴这个“活着的古城”一直流传到今天。
2、绍兴黄酒,一醉千年。
中国黄酒之源在绍兴。
直到今天,绍兴黄酒还一直保持着最古老的酿酒方法,而这个方法才是最中国的酿制方式。
我们知道,现代的白酒蒸馏技术大约在元代时期,才由北方的元蒙传入中国。在此之前,古中国一直延续着古老的纯粮发酵加曲酿制手法。
这个古老的酿制手法就是绍兴黄酒的酿制手法。
白酒可以用酒精勾兑,红酒可以掺杂灌装,惟独黄酒,必须用古中国的糯米发酵压榨才可以制作,来不得半点虚假。
我们之所以说黄酒养人,恰恰也正基于此,因为它才是真正粮食的精华。
提起黄酒,我们一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会稽山黄酒,并联想到近两千年前会稽山下的那场醉。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这或许是古中国最著名也最雅致的一场醉,而这场醉中喝的酒,恰恰就是绍兴黄酒会稽山。
所以说,绍兴,一直保持着中国的酒脉文化,一直不曾中断。
3、千古流传绍兴菜
说绍兴的文脉一直未曾中断,不仅体现在她的文脉和酒脉上,还表现在她的饮食文明之脉上。
千百年来,中国各流派的菜系都发生过大规模的变化,不仅是加工手法还是食材的选料,各大派别的菜肴都发生过或正在发生似是而非的位移。
尤其是在最近十余年间,各大菜系在进入城市后,相互抄袭借用,几乎全面江湖化矣。
但绍兴菜,虽也经江湖多年侵扰,但在繁乱的烹饪江湖上,始终保持着“饭稻羹鱼”的古法烹饪的精髓,沿袭着一以贯之的“鱼米文明”的饮食之脉,不曾中断。
通常情况下,很多消费者会把绍兴菜当作杭帮菜来吃。这其实是一种误吃。
自南宋之后,杭帮菜迅速中原化,我们今天吃到的杭帮菜大多来自于北宋汴梁。而绍兴菜却不曾有变。
绍兴菜讲究“霉、腌、糟、臭、醉”的传统烹饪方法。
无论是“霉和腌”,还是“糟臭醉”,都和当地独特的潮湿天气有着根本性的联系。
潮湿的气候要求当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须通过发酵、酱制的方法才能使食物得以长期稳定储藏和保存。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当今绍兴菜独特的烹饪技巧和口感。
这些经过发酵酱制的食物,在益生菌和酶的作用下,恰恰适合人体的需要。
我们之所以说绍兴黄酒和绍兴菜养人,也正是这个原理。
而这一切,恰恰是中国正宗的文明之脉。
让社区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博枫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在全球有超过7000亿美金的在管资产规模,专注于房地产,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私募股权以及信贷资产投资领域。上海博荟广场ONEEAST“城市更新与我们的发展需求有相似之处,即收购地段良好但可能管理经营不善的商业地产,然后充分运用我们团队的运营能力,包括场所创造的专业知识,将其打造成符合相应功能的场所,满足社区不断变化的需求。”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邹财麟摄新市民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在《广西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广西将继续加大南宁、北海、桂林等城市公租房筹集力度,推进公租房及保障性租赁住房建成和分配入住,规范住房保障申请和审核流程,将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青年人等新市民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三年计划累计新开工(筹集)公共租赁住房15万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不低于05万户。
03城镇空间:主城单核到“14”中心城区市域生活圈全覆盖目光转向城镇空间格局,《规划》提出一个主城区加上武鸣副城区、临空经济示范区、东部产业新城、南部科创新城四个副城新城。南国早报记者邹财麟摄《规划》还提出,构建“一区、三城、多节点”市域城镇空间格局,其中“一区”指南宁中心城区,主城区培育成为特大城市,武鸣副城区、临空经济示范区、南部科创新城和东部产业新城发展形成70-90万人的独立新城。
广西新闻网实习生李轩然摄图为俯瞰南宁这座城。广西新闻网实习生李轩然摄图为俯瞰南宁这座城。广西新闻网实习生李轩然摄图为俯瞰南宁这座城。广西新闻网实习生李轩然摄图为俯瞰南宁这座城。广西新闻网实习生李轩然摄图为俯瞰南宁这座城。
在这片稻田里,重拾童年的记忆●打卡南宁最大的布料市场,带你走进老南宁人的旧时光信息来源: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感谢微博博主Zhou_vv·、陈旭DarrenChen、DaYao姚分享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公益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投稿邮箱:nnslyjsck@163
近年来,成都城市的快速崛起,让世人惊讶!世界500强企业,就有超过300家在成都安营扎寨。曾几何时,世界顶级酒店,奢侈品品牌,是东部沿海城市的专利。成都成都近年来引进诸多世界级酒店,奢侈品品牌,让世人惊叹成都,都成!
成都,一座23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城址未改,城名未变的城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天河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
成都的夏天有多热呢。一位网友坦言:“成都的气候非常不错,全国这么多大城市,成都算是比较好的,冬天不是特别冷,最冷在10度左右,夏天最热不超过35度还是非常不错的,热几天下场雨又凉快了,而且是为数不多有风的城市不会特别闷热,也不会特别潮湿。
成都是一座既古朴,又现代的城市,吸引了超过300多家的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推动着成都一往无前的飞速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有了230公里六环路,437公里七环路,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成都城市建设,交通规模不断扩大更新,成都的机动车保有量545万辆,在全国仅次于北京,名列第二。
天府之国”成都文化底蕴深厚成都又称“锦官城”“蓉城”,历史悠久是一座拥有三千年文明的古都,也是全国十大古都和古蜀文明发祥地。安全的氛围、活跃的经济、怡人的环境、厚重的文化、高质量的生活——这是全世界人们对于宜居城市的美好向往。